中华非遗走进South Shore Cultural Center社区互动展


剪纸时装、八十七神仙长卷,世界名画剪纸、吹糖人同台



文章来源:芝加哥侨学网   时间:2025年11月16日 点击:42 次 评论: 0

   十米长卷《八十七神仙卷》开卷全景

芝加哥侨学网讯】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motion Association(W.I.H.P.T.,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)与 US–China Culture & Art Exchange Association (美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)近日在芝加哥地标 South Shore Cultural Center 举办“中华非遗走进社区”互动展演。活动以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能参与”为核心,在明亮拱窗与湖景映衬下,红白剪纸、世界名画剪纸专展与现场工艺演示,为社区带来一场兼具传统深度与当代审美的公共文化体验。

本次活动由两位非遗艺师现场演示与互动:
张月英(Mary Zhang Yueying):展示 3D 剪纸时装、十米长卷 《八十七神仙卷》,并开设“剪纸入门”微讲堂。
 
   剪纸艺术家张月英向公园管理局的负责任人Latham Zearfoss赠送八鱼图
 
   观众试穿剪纸时装与冠帽
 
   剪纸时装
 
姜自胜(Peter Jiang Zisheng):进行 吹糖人与糖画 表演,采用电加热、无明火,适合家庭与校园场景。
 

   姜自胜吹糖演示与成品特写


   姜自胜制作糖塑12生肖动物
 
   姜自胜制作糖塑12生肖动物
 
   姜自胜制作糖塑12生肖动物
 
世界名画剪纸专展(部分清单)
达·芬奇 《最后的晚餐》
达·芬奇 《蒙娜丽莎》
乔治·德·基里科 《爱之歌》(The Song of Love)
德拉克罗瓦 《自由引导人民》
彼得·保罗·鲁本斯 《战争与和平》(Peace and War)
拉斐尔 《西斯廷圣母》

   达·芬奇 《蒙娜丽莎》
 
以上名作与其他十余幅世界经典主题,以剪纸语言重构构图、光影与人物关系,呈现“东西互鉴”的跨文化对话。

活动亮点
沉浸式互动:观众试穿剪纸斗篷与冠帽,在拱窗前完成“社区T台”;孩子们围观吹糖,现场生成“小鹿、恐龙”等立体糖塑。
大师讲解 + 微工作坊:从纹样寓意、阴阳刻技法到名画再创作的构图逻辑,帮助市民读懂纸上空间与图案语言。
公共空间美学:红白剪纸与湖岸景致相映成趣,让传统工艺在社区地标焕发当代表达。

主办方发声
W.I.H.P.T. 主办人 John Hou 表示:“我们把非遗从展柜‘请进’社区,把观展变成一次可以参与、可以穿戴、可以带走记忆的家庭体验。”
 
剪纸艺师张月英 说:“当观众披上剪纸斗篷,文化就成为身体的一部分;而名画主题的再创作,也让经典以新的方式被看见与讨论。”

版权标注:“© W.I.H.P.T. / US–China Culture & Art Exchange Association”。

赞助商芝加哥-中途速递
 
   John Hou与芝加哥公园管理局负责人Latham Zearfoss合影
 
John Hou开场致辞|“中华非遗走进社区”互动展演

各位朋友、芝加哥公园管理局负责人Latham Zearfoss,公园管理局的工作人员,大家下午好!
 
欢迎来到**South Shore Cultural Center(南岸文化中心)**的“中华非遗走进社区”互动展演。首先感谢场地方团队与到场志愿者的辛勤付出,也感谢每一位把周末留给文化与家人的您。今天,我们一起在湖光与拱窗下,让传统手艺“走出展柜、走进生活”。

我是 John Hou,代表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motion Association(W.I.H.P.T.) 与 US–China Culture & Art Exchange Association。我们一直在做一件简单但不容易的事:把“看展”,变成大家看得见、摸得着、能参与的社区体验。
社区的意义

非遗不是遥远的古董,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重新连接的技艺与美感。像South Shore这样的大湖边地标,拥有天然的公共文化基因——当剪纸的红,与冬日湖面的蓝在窗前相遇,传统就有了新的表达与温度。

   左起John Hou、Latham Zearfoss、姜自胜合影
 
John Hou结束语

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。
愿每个家庭都能在传统手艺中发现美、在参与创作中获得力量。
让我们用掌声,邀请大家移步展区,先从一把剪刀、一张红纸开始——把文化穿在身上、把记忆留在心里。谢谢大家。
 
芝加哥侨学网 讯, 图文: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
 

 


在线人数:565 游客人数:445 注册用户总数:3838 论坛法规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
chineseofchicago.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, accuracy,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.
Copyright (c)2004-2012 chineseofchicag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Privacy Stat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