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芝加哥侨学网讯】2025年10月11日,芝加哥将迎来一场意义非凡的音乐盛会—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《黄河大合唱》纪念音乐会。在这历史节点上,具有民族情怀与时代精神的《黄河大合唱》将再度奏响。而最为特别的,是琵琶演奏家杨惟将首次亮相芝加哥,他将演绎其中的第三乐章《黄河之水天上来》,与钢琴联袂呈现这段充满磅礴气势与家国情怀的音乐篇章。
作为原上海民族乐团琵琶首席,杨惟的艺术成就早已享誉国际。他以扎实的传统功底和敏锐的音乐感知力,将琵琶这一东方古老乐器不断推向新的艺术高度。多年来,他与芝加哥爱乐乐团、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,在交响与民族音乐的融合中寻找创新路径,赢得乐评界高度评价。他曾多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、悉尼歌剧院、林肯中心等国际著名音乐厅登台演出,以琵琶的独特音色讲述东方的故事。
第三乐章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“是《黄河大合唱》中最独特地部分,曲调奔腾如泻,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。冼星海在作曲时,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和西方的交响乐结构,使得旋律既具备民族色彩,又不失时代感,完美地展现了黄河的万千气象与情感波动。琵琶这一传统乐器的融入,其清脆、飘逸的音色在波澜壮阔的背景中凸显一种独特的质感,增添了细腻丰富的层次。杨惟对此表示:“《黄河大合唱》对每一位音乐人来说都有着特殊意义。用琵琶诠释第三乐章,既有音乐上的亲近,更是情感上的共鸣。这将是我琵琶演奏生涯中一段难忘的经历。”
为了这场演出,杨惟早早对乐谱进行了研究和练习。他极具表现力的琵琶技巧,将黄河的雄浑气势与民族的悲壮情绪贯穿其中,创造了神奇的音乐空间。他说:“琵琶不只是抒情的,它也可以是激昂的、有力量的。在这首乐曲中,它代表了黄河的精神脊梁。”
杨惟将献演琵琶名曲《十面埋伏》
音乐会的上半场,杨惟还将献演琵琶名曲《十面埋伏》。这首作品以其技艺的复杂性与戏剧张力被誉为琵琶艺术的巅峰之作。杨惟多年来对该曲的演绎已臻化境,其演出常被赞为“有画面感的史诗”,他用细腻的拨弦与层次分明的节奏,将千年战场再现于舞台之上。对于芝加哥观众来说,这也是一次在交响语境之外,全新体验中国传统音乐魅力的机会。